美國關稅風暴席捲汽車產業,汽車船市場面臨考驗?
當地時間2月18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將對進口車徵收約25%的關稅,他將在4月2日就此話題發表更多聲明。
根據美媒報道,當地時間本月20日是川普上任一個月的日子,川普宣布他這一個月獲得了成功,已經為華盛頓帶來了改變。
簡言之,川普上任一個月內,他以「顛覆性的內政改革」和「交易式外交」為美國內外帶來衝擊。
在外交議題上,川普堅持“美國優先”,威脅對盟友加徵關稅,退出多個國際組織;肆無忌憚地宣示其領土擴張主義,對格陵蘭島和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揚言美國將接收加沙;撇開烏克蘭和歐洲與俄羅斯商談烏和平計劃,令世界震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川普關稅2.0措施“不分敵友”,同時向全球多國“開火”,引發盟友激烈反彈。分析師指出,歷史證明關稅戰不會讓任何人受益。
市場樂觀情緒消退
截至目前,儘管川普關稅2.0衝擊波並沒有給汽車船市場帶來任何重大動盪,Wallenius Wilhelmen首席執行官Lasse Kristoffersen表示,美國將關稅擴展到其他市場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也最危險。
汽車船營運商Höegh Autoliners執行長Anders Enger則表示,看到全球貿易壁壘總是令人沮喪。
他指出,“一般來說,任何關稅都會對整體市場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全球貿易,顯然會面臨巨大的變化。截至目前,但我們尚未看到這些變化。”
美國對盟友徵收關稅
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關稅並未全面實施,相關措施預計延至3月。而在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墨西哥,許多汽車製造商依賴公路運輸將車輛運往美國,這使得影響主要集中在製造商(OEM),而不是直接波及到汽車船市場。據報道,日本汽車製造商在墨西哥有9家汽車工廠,數量最多。
Wallenius Wilhelmsen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有業務。預計在加拿大的業務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因為在加拿大其只從事進出口業務。在墨西哥,由於其在墨西哥的業務占公司營收的比例不到4%,因此關稅的影響相對有限。
當然,仍有一些船在墨西哥和美國之間運行。 UECC銷售總監Bjorn O.Gran Svenningsen表示,“如果該市場消失,這些船將進入租船市場,這也可能為在歐洲市場提供一些機會。”
中國汽車出口將成為壓艙石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不會影響汽車市場。此外,從中國流入美國的汽車數量很少。
自2023年10月以來,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的額外關稅也沒有對中國的出口量產生重大影響。
正如Wallenius Wilhelmen執行長Lasse Kristoffersen強調指出的那樣,中國有充足的車輛可供運輸。
UECC的銷售總監Bjorn O.Gran Svenningsen指出,歐盟關稅的附帶影響只會增加中國傳統汽車在歐洲市場的份額。實際上,歐盟關稅政策的變化反而促使中國汽車製造商更靈活地調整產品組合,從純電動車轉向混合動力車型。
他說,“我們已經看到,與前幾年相比,汽油、柴油等內燃機汽車的份額有所上升。”
Höegh Autoliners執行長強調,供應鏈和汽車運輸公司業務沒有受到影響。 “由於歐盟的關稅,中國客戶能夠將其產品組合從電動車轉向混合動力汽車,這讓我們非常驚訝。”
潛在的25%關稅
“如果關稅波及到從歐洲、日本或韓國出口到美國,那肯定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UECC的銷售總監Bjorn O.Gran Svenningsen大膽預測,如果對歐洲徵收關稅,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車輛流量可能會減少。
他補充稱,“對我們來說,這可能會導致從歐洲樞紐港口到歐洲最終目的港的運輸量減少。”
其他亞洲領先的汽車製造商也將受到波及。日本汽車業佔工業總產量的15%,最終將受到最大影響。
Wallenius Wilhelmen執行長Lasse Kristoffersen指出,美國將關稅擴展到其他市場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也是最危險的。
ENL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其他媒體(國際船舶網),ENL 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