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船舶清潔技術革新,推出高效洗艙機器人「洗艙精靈」
身為船舶全週期管理自動化解決方案供應商,4月28日,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在青島海爾洲際酒店召開產品發布會,宣布推出其最新自主研發產品-洗艙精靈,一款專為散裝船貨艙清洗設計的智慧機器人。這款機器人的問世,標誌著船舶清潔產業向自動化、智慧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隨著全球航運業技術革新的加速,船舶清洗效率和安全性日益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開發的洗艙機器人,整合了最新的在線可視、遠程控制、自適應吸附、曲面運動、伺服驅動和高/低壓水射流等技術,透過模組化設計,能夠適應不同船型的清洗需求,無論是大型貨輪還是小型船舶,都能完成高效、精準的全覆蓋清洗作業,升級成本,是一次清潔作業,大幅操作對傳統上一次高效、精準的全覆蓋
與依託人工清洗傳統洗艙作業不同,洗艙機器人能夠有效減少登高作業,實現智慧控制與自適應清洗,符合航運綠色發展需求。
操作便利:產品透過模組化設計,構造簡潔,實際尺寸僅700*440*780mm,易於上手操作,可輕鬆放入船舶底艙;產品輕巧耐用,總重不超過70kg,便於存放和移動,透過遠端控制,最高行走速度可達12 m/min,極大提高了工作便捷性。
安全環保:產品能夠吸附在艙壁上作業,有效避免船員懸掛高空的作業風險,同時設計了防墜機制,配備防墜器、安全繩等,保障了作業安全;由於洗艙機器人可在艙壁上自由行走,對髒污部位進行有效清洗,因此減少了化學清洗劑用量,保持貨艙塗料的防腐性,對髒污部位進行有效清洗,因此減少了化學清洗劑用量,保持貨艙塗料的防腐性,大幅降低了對環保環境的污染,大幅降低了對海洋效益
全向越障:產品擁有成熟穩定的永磁吸附技術和卓越的越障能力,即使船舶搖晃,仍能穩定運作。產品可以輕鬆翻越120°以上的內外折角,跨越30mm高度的障礙,極大增強了產品在船艙多壁面、多鈍角等複雜環境中的決策能力和作業穩定性,能給清洗瓦楞艙壁內外角、肋板艙壁內角等死角,清潔覆蓋面高達95%,有效規避了人工爬角大、高難、高問題。
強力清洗:產品防護等級為IP67,擁有1個作業壓強僅0.8兆帕低壓噴頭,水流作業半徑超過20m,清洗效率高、能耗低,相較於傳統的消防水帶洗艙設備,提高了數倍效率。尤其是清洗難度最高的上部艙壁,產品最大清洗效率達900m²/h,洗艙時間最多可節省50%。
效益可靠:產品每台僅需1-2名船員配合,可輕鬆進入並清洗貨艙全部區域。相較於人工清洗的全員參與,大幅節省了人力物力,也降低了船東洗艙費用的投入。同時,產品有效消除了人為疏漏、違規操作等隱患,降低了貨艙清潔不良的高昂風險,減少了船舶週轉時間,洗艙品質和隱性收益提升顯著。
作為船舶清洗技術的推動者,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將進一步優化洗艙機器人的控制演算法,建造智慧線上監測與決策反應平台,持續提升產品的智慧化水平,透過搭載先進的視覺辨識系統,應用大數據定點除污技術,更精準、更有效率辨識船艙內的污漬清洗和異物,不斷提高清洗效率,最優清洗效果。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歷史發展過程中關鍵部件裝備製造和化工倉儲的搖籃,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緊密圍繞集團建設世界一流航運科技企業戰略目標和發展願景,結合自身資源禀賦,瞄準集團航運、港口、物流及裝備製造產業鏈關鍵設備需求,精準把握在集團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的位,以「綠色低碳數智」、科技創新為關鍵內核,以「新型工業+要素物流」為產業發展方向,打造「船舶智慧機器人」「罐撬裝備智慧一體化」兩大譜系產品以及物流供應鏈綜合保障服務體系,全力建設成為集團智慧交通設備核心產業平台、「專精特新」上市平台與科技創新策源平台。
青島中遠海運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在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綠色智慧發展背景下應運而生,致力於滿足航運物流市場的需求,打造系列化的智慧機器人產品。目前,已成功研發智慧洗艙機器人,該產品配備成熟的核心模組,可在散裝船貨艙內靈活清洗,最高清洗效率≥900㎡/h,大幅縮短洗艙時間,並透過遠端操作降低人員高空作業的風險。
隨著研發時間和資金的持續投入,青島中遠海運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未來將發展成為以「交通智慧機器人」為核心產品的創新國有企業,專注於船舶、港口、化工倉儲物流等應用領域,打造智慧機器人整體解決方案,重點研發具有智慧化、自動化功能的機器人產品。重點包括船舶領域的洗艙機器人、水下/艙底除污機器人、船舶巡檢人形機器人、焊接機器人、艙內除鏽/噴漆機器人、海上救援機器人、貨櫃鎖具機器人;港口領域的視-嗅巡檢機器人、汽車轉運機器人、罐內外維護機器人、鋼結構/管道檢測機器人、鋼纜維護機器人;物流智慧領域的消防/救援機器人、庫內清掃巡檢機器人、無人堆高機/堆高機、室外轉運機器人,並透過不斷地市場化應用與實踐,實現大數據採集、大模型訓練,形成可有效適應各工種作業的AI智能人形機器人。這些智慧機器人將全面提升中遠海運集團的營運效率和全球競爭力,推動綠色航運發展,為港口經濟和國家工業4.0策略提供強力支撐。
ENL 免責聲明:此消息是轉載自航運界網,ENL 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