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排序,變了! :
2019-12-30

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排序,變了!

來源 : 香港商報

 

據海關總署9月8日發布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3.6%。其中,出口10.95萬億元,增長6.1%;進口9.18萬億元,

增長0.8%;貿易順差1.77萬億元,擴大46%。

 

如何看待這份“成績單”呢?從總量來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盤子”增長3.6%,幅度不是特別大,但由於出口增速快於進口增速,使得貿易順差擴大幅度達46%,非常顯著。

原因何在?這需要從“盤子”內部結構變化去看成因,其中涉及三個維度:第一是跟哪些地方做的買賣,第二是哪些品種的買賣,第三是哪些貿易方式。

 

從貿易夥伴來看,世界經濟對中國依存繼續加深。今年前8個月,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分別是歐盟、東盟和美國,中國對它們出口分別增加11.8%、15.7%、-3.7%,

進口分別增加6.7%、6.9%、-23.5%,順差分別擴大22.9%、65.4%和7.7%。值得說明的是,由於對華出口大幅下降,美國已從一年前的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下降到第三位,

被東盟超越。中國對三大貿易夥伴的順差都在增長,說明中國與世界經濟相互依存程度繼續加深。

 

從貿易品種來看,中國對世界中高端產業貢獻加大。貿易品可以分為原材料和制成品兩大類型,而制成品又可根據其所處產業鏈位置區分高中低端,

貿易品結構可以反映一國的產業結構。今年前8個月,中國進口原材料中,鐵礦砂、原油、天然氣等進口總金額均出現較大幅度增加。在中國出口中,佔比最大的是機電產品,

前8個月出口額增長5.6%。與此同時,中國機電產品進口下降3.1%。可見,中國貿易結構中,原材料同時受到進口量與價格因素影響,總支出增速較快,

而中高端制成品進口則有所下降。與此同時,中高端制成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說明在世界經濟格局中,中國對中高端產業的貢獻度持續上升。

 

從貿易方式來看,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上升。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兩種貿易方式佔中國貿易總額的約85%,雖然只是報關類型不同,但反映出來的卻是“幹的什麼活”:

加工貿易可以理解為“替人代工”,而一般貿易則可以理解為自主產品買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雙下降而一般貿易出口較快增長、進口較慢增長。

說明中國產業結構中“替人代工”的工作在減少,自主產品在增加。

 

上述三個角度綜合起來,可以構成一幅中國經濟在世界格局中的變化圖景:全球中高端產業中,“中國制造”的身影越來越多,中國市場開放的大門也越開越大,與此同時,

中國對那些以出口原材料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也是越來越重要的貿易夥伴。面對今年前8個月風險與不確定性都在上升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經濟表現出了一定的韌性,

這是中國產業升級的客觀寫照。而個別企圖人為制造與中國經濟隔閡的國家,則正在錯過搭乘高速運行的“中國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