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 Maritime主席:吸引航運利益相關者重返香港很重要 :
2025-01-28

KC Maritime主席:吸引航運利益相關者重返香港很重要

航運界網消息,KC Maritime主席Gautam S Chellaram日前參加了由民建聯舉辦的圓桌會議《發展香港高增值海運中心》,參與嘉賓包括香港政府官員和業內人士。

 

在會議上,Gautam S Chellaram介紹了其家族企業背景、工作經歷,分享了對香港未來航運發展的觀點和建議。

 

家族企業發展歷程

 

作為家族型企業,KC Maritime由Gautam S Chellaram的曾祖父Kishinchand Chellaram於1916年創立。最初,他在整個西非(尼日利亞和加納)及亞洲擴展貿易業務,隨後於1943年在香港開設了以Kishinchand Chellaram Hong Kong命名的貿易辦事處。 1972年,又購買了位於溫德姆街的第一間辦公室,至今仍在使用。 1980年開始進軍乾散貨領域,幾年後將業務從倫敦遷至香港。

 

KC Maritime的總部位於香港,管理從航運、房地產到家族辦公室等多個業務組合。截至目前,該公司擁有並經營約35艘船舶。據稱,該公司在2000年代初就開始在中國建造船舶,其70%的船舶由中國船廠建造。

 

個人履歷及關注重點

 

“因為香港在2000年代是亞洲的航運中心,所以我更加關注香港航運業在過去25年的變化”,Gautam S Chellaram強調稱,“在船東、船舶運營商等利益相關者的支撐下,船舶管理公司、船舶經紀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紛紛駐紮香港,推動了當時香港航運業的蓬勃發展」。

 

根據Gautam S Chellaram的自述,2000年至2012年期間,他一直在KC Maritime任職,正趕上了航運的「黃金時代」。

 

據介紹,在2000年代末,新加坡與香港競爭亞洲航運中心地位。當時,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為航運參與者提供了財政激勵措施,以確保船舶經紀公司和船東的“粘性”,使得新加坡成為他們在亞洲的主要基地。

 

2012年至2019年期間,Gautam S Chellaram成立了一家新的航運公司,涉及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並遷至新加坡。該舉動是由石油巨頭和其他服務提供者組成的互補集群決定的。但評估後發現,“新加坡似乎並沒有什麼好處”,他又遷回香港,並擔任KC Maritime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另外,Gautam S Chellaram也分享了兩家全球領先船舶經紀公司的情況。這兩家公司有著相同的經歷,即它們的辦公室最初設立在香港,隨著業務拓展,都在新加坡開設辦公室,而且新加坡的員工人數都遠超香港員工。主要是因為“新加坡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稅收方案,優越的地理位置,能夠獲得更大的協同效應。”

 

過往經驗及建議

 

Gautam S Chellaram支持透過良性競爭奪回原有業務。

 

「有了這樣的經歷,我對航運中心的發展有了更多的看法。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方法共同努力,弄清楚吸引航運利益相關者回歸的真正激勵措施,而不是簡單的財政激勵。

 

「我更關注國際社會,因為航運確實是一項全球性業務。只要我們能說服一兩家知名船東落戶香港,就能讓我們擁有更多樣化的人才庫」。

身為香港船東會(HKSOA)執行委員會成員,他建議制定一個計畫和策略,鞏固香港的利益相關者。 “我們需要製定正確的策略,並設定關鍵績效指標(KPI)。作為與香港有著深厚聯繫的家族企業成員,我希望我能為你們提供支持,讓香港成為亞洲第一航運樞紐。”

 

據了解,KC Maritime為2024年11月18日至23日期間舉辦的香港海運週提供了支持,該活動旨在將初創企業、行業領袖和監管機構聚集在一起,加速解決當下航運業面臨的緊迫挑戰。 Gautam S Chellaram呼籲大家以這樣的形式提升香港的航運形象。

 

ENL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航運界網,ENL 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